中芯、華虹Q3業績解讀|芯謀點評
芯片行業進行下行期,海外芯片“砍單”聲不斷,國內代工大廠逆勢業績依然保持增長。11月10日,中芯國際與華虹半導體分別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據中芯財報顯示,中芯國際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131.7億元,同比上升41.9%;毛利率達39.2%。據華虹半導體財報顯示,華虹半導體第三季度營收達6.299億美元,同比上升39.5%;毛利率達37.2%。
芯片行業進行下行期,海外芯片“砍單”聲不斷,國內代工大廠逆勢業績依然保持增長。11月10日,中芯國際與華虹半導體分別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據中芯財報顯示,中芯國際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131.7億元,同比上升41.9%;毛利率達39.2%。據華虹半導體財報顯示,華虹半導體第三季度營收達6.299億美元,同比上升39.5%;毛利率達37.2%。
美國新一輪制裁可謂中國半導體的艱難時刻,地方政府是中國半導體的重要支撐,如何在制裁中求發展是對地方的一次大考。
美滿電子(Marvell)昨天傳出裁撤大部分中國研發團隊,僅保留部分服務人員。這是又一起外企撤離中國案例,之前已有美光裁員撤離中國,德州儀器也有裁員動作。更重磅的是昨天海力士對外媒稱,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的制裁升級,或迫使其關閉或出售在華工廠。如果坐視外企和外籍人才出走成為理所當然的潮流,再想去攔住這股潮流就不那么容易了。顯然,這些“出走”都與美國動作有關,如對中芯華為的制裁、芯片法案的出臺、對中國先進工藝的限制等,后果已經明顯加重,中國也是時候拿出有力措施挽回局面了。
1960年7月,蘇聯駐華使館臨時代辦蘇達利柯夫故作平靜地把一紙照會,遞到時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章漢夫面前,“蘇聯政府決定,全面召回蘇聯在華專家。”兩個月內將所有專家,資料和設計圖紙召回,還要停止提供中國所需要的關鍵零部件、重要物資和設備。這一招釜底抽薪,讓一窮二白的新中國似乎沒有可能完成偉大的原子彈工程。
元啟新程,煥芯啟航
美國制裁已經四年了,大家從震驚到習以為常,再到不以為然,后來部分人竟然“喜聞樂見”了,譬如之前制裁出臺后,國產供應鏈股票就大漲。
Copyright ? 2021 芯謀市場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128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