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我國上半年集成電路進出口數據
8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口總值達10.23萬億元。其中,集成電路進口總金額為1.58375萬億元人民幣。
8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口總值達10.23萬億元。其中,集成電路進口總金額為1.58375萬億元人民幣。
半導體逆全球化發展趨勢明顯,成熟制程芯片國產替代迎來難得的窗口期。又逢能源改革和國產電動汽車產業飛速發展的歷史機遇,以MOSFET為代表的功率器件將率先開啟國產替代加速的進程。預計至2026年MOSFET國產替代比例將超過60%。
8月26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與天津市西青經濟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和天津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訂立并簽署《中芯國際天津12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簽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簽名。 美國時間8月9日,拜登簽署了《2022芯片與科技法案》。英特爾、美光、AMD等企業的CEO,美國聯合汽車工會主席,美國主要半導體地區州長及議員等出席了法案簽署儀式。美國半導體的精英齊聚白宮,他們知道,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需求下降,美國制裁,行業波動,再疊加疫情與經濟下行,未來形勢或將更加惡化。這時候中國半導體的產能投資,是暫停、縮減,還是繼續加大投入? 芯謀研究認為,芯片一定要堅持長期主義,久久為功,咬定產能建設不放松。展望未來,到2030年中國半導體擴產樂觀的情況下(國產設備取得重大突破),與實際需求相差170萬片/月,悲觀的情況下缺口達到230萬片/月。所以中國半導體產能缺口將持續增加。
最近彭博、路透等媒體報道美國正加大對華半導體制裁,芯謀研究了解到的內容如下:一,制裁范圍不包括14nm,只涉及14nm以下制程;二,14nm及以上制程不會被先進工藝無限牽連;三,所有在華企業,無論中國大陸企業,還是國際企業,它們的先進制程的設備,以及設備的安裝、維修和現場服務都被禁止;四,不排除美方會新增制裁內容。目前追加的條款,傳出對存儲芯片制造、EDA工具也有制裁,美國將禁止向中國大陸出口用于制造128層以上NAND芯片的工具,禁止制造AI芯片的EDA工具;五,還有后續組合拳。
Copyright ? 2021 芯謀市場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128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