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識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
前幾天,一則外媒的報道引起了國內A股市場、媒體圈和芯片圈的熱議。報道稱,中國制定了“第三代半導體”發展推進計劃,并為該計劃準備了約1萬億美元的資金。
前幾天,一則外媒的報道引起了國內A股市場、媒體圈和芯片圈的熱議。報道稱,中國制定了“第三代半導體”發展推進計劃,并為該計劃準備了約1萬億美元的資金。
建設社會主義不管姓資姓社,實質就是結果導向,發展半導體國產化也要結果導向,而不是故意用模糊的國產化概念,這種形式主義的國產化實現不了真正的國產化,也幫不到中國產業。
眾所周知,泛半導體產業是高精尖科技領域,具有生命周期長、天花板高、產業鏈帶動能力強等諸多特點,深受各地政府招商引資的歡迎。目前處于5G產業爆發期,無論對面板還是芯片的需求都在持續增長。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截至5月底,共有注冊芯片企業1.57萬家,同比增長230%。全部統計來看,我國共有關鍵詞為“芯片”的業存續企業6.70萬家。依此粗略計算,現在有近四分之一的“芯片”公司是在剛過去的2021年上半年成立的。
自2014年工業和信息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后,以及大基金的設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尤其在中興華為事件發生后,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熱度。
芯片和原子彈,近幾年經常被放在一起比較。筆者最近恰好看到電影《橫空出世》,這是一部反映新中國克服困難造出原子彈的優秀電影。在艱苦歲月里,在嚴密封鎖下,新中國國防工業的開拓者們排除萬難,成功研制原子彈的事跡自然可歌可泣,作為芯片產業人士,在感動之余想到更多的是從當年造原子彈到今朝造芯片,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Copyright ? 2021 芯謀市場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128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