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是世界制造業大市,擁有堅實的工業基礎。早在2019年佛山市就躋身GDP“萬億俱樂部”。工業門類齊全、配套完善,機器人、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也成為佛山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的底氣。2021年,佛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56.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708.5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8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442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91%。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西向門戶城市,佛山市積極貫徹廣東省政府關于培育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工作部署,全力支撐廣東省打造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第三極,增強產業競爭力,培育產業生態,促進產業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領域。目前,佛山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涵蓋了應用、封測、設計、設備、材料等諸多領域,形成了鏈條分布廣、產業關聯度高的產業發展格局。
6月22日,佛山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佛山市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敲定具體的發展目標與實現路徑。
發展目標上,佛山宣布在“十四五”時期,將堅定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到2025年產業營業收入超100億元、年均增長率達15%,培育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重點企業。
具體實現路徑上,佛山將重點依托佛山半導體產業園、南海電子信息產業園、南海芯片設計產業園、佛高區云東海電子信息產業園等園區載體布局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設計項目,適度引導企業集聚化發展,聚焦RISC-V細分領域打造具備國際國內領先優勢的產業生態。
面對疫情沖擊和國際貿易沖突下的全球性芯片短缺問題,佛山市部分家電、電子信息、汽車企業生產的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等關鍵配套遭遇供應受阻、經營成本提升,半導體企業原材料緊缺等問題。為了加快推進相關領域國產化半導體產業研制,促進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佛山市提出加快半導體產業統籌謀劃、政策引導、項目布局,打造佛山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和新亮點。佛山市規劃的重點路徑包括整合提升集成電路設計及封裝能力;打造功率器件和智能傳感器新增長點;推動裝備及零部件配套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支持半導體材料創新聯動發展等具體措施。
為了加強產業互動,6月27日由佛山市招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芯謀研究承辦,廣東省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支持的,主題為“強芯時代、智造未來”的佛山市集成電路產業合作交流會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順利召開。
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白濤;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董業民;廣東省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會長、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兼CEO陳衛,對大會進行致辭。廣東省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學科帶頭人、俄羅斯工程院院士莊巍;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CEO鄭弘孟作為產業代表發表了精彩演講。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深圳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王序進;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世會;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國偉等產業嘉賓出席了會議。
大會期間,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作了交流發言,佛山市政府相關部門代表與會嘉賓之間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共同為佛山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