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25年度武漢市集成電路產業招商對接會在武漢光谷成功舉辦。本次招商對接會由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江夏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武漢光谷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武漢市投資促進局協辦。芯謀研究作為中國高端的半導體產業智庫,全球領先的高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助力本次活動的順利召開。在此期間,芯謀研究還與相關政府、相關企業組織了多場對接活動。
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周子學;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秘書長葉甜春;中芯聚源董事長,江城基金名譽董事長高永崗;晶盛機電董事長曹建偉;安集科技董事長王淑敏;長飛先進(武漢)總裁陳重國;中科飛測董事長陳魯;新昇半導體董事長李煒;火山石資本創始合伙人董葉順;艾森半導體董事長張兵;芯擎科技創始人、董事兼CEO汪凱;鴻舸半導體董事長崔榮;陛通半導體董事長宋維聰;邑文科技董事長廖海濤;卓海科技董事長相宇陽;泓明供應鏈執行董事沈翊;普達特CEO劉二壯;上海裝備材料基金董事長李勇軍;凱世通半導體總經理陳克祿等行業專家、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龍頭企業代表及科技創新型企業代表等近240位嘉賓出席。
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盛閱春會見了出席對接會的部分嘉賓代表,對長期關注支持武漢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業界專家、企業嘉賓表達衷心感謝,誠摯邀請廣大企業家朋友來漢共享產業生態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武漢市政府副市長李湛在致辭中表示,武漢市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經過二十年持之以恒的投入和推動,逐步發展形成以芯片制造為核心,以自主創新為驅動,以存儲、光芯片為優勢的產業發展格局,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中部地區戰略支點。展望未來,武漢將搶抓產業周期和新賽道機遇,結合武漢所能和國家所需,瞄準存儲器、化合物半導體、傳感器三個主攻方向,提升設備、材料兩個關鍵環節配套能力,著力補齊先進封測短板,全力打造千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武漢市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魯宇清介紹,光谷作為國家級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在加快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核心承載區,東湖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從2017年的2000億到2024年跨越3000億大關,以6%全市面積創造15%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重點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每年拿出財政資金的35%來支持創新,打造了1家國家實驗室,8個大科學裝置,1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湖北實驗室。2024年全區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突破700億,帶動全區光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6000億。
武漢市江夏區委書記張斐介紹,江夏區為湖北縣域經濟榜首,位于世界光谷和中國車谷兩大萬億級產業走廊交匯點,地處武漢都市圈的“C位”。現有各類園區、樓宇等綜合創新平臺4000余萬方、國家級濕地公園2個、大小湖泊22個、長江黃金水道32.6公里,湖泊面積占全市一半。緊鄰7所雙一流名校,坐擁24所高校、33萬名大學生,擁有4家國家級實驗室,4家國家級創新平臺。吸引返投落地62個產業項目,投資額85億元,助力近千家高新技術企業拔節生長。
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周子學、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秘書長葉甜春、中芯聚源董事長兼江城基金名譽董事長高永崗現場致辭。他們一致認為,武漢市集成電路產業基礎良好、應用場景豐富、營商環境優良,人才資源與創新優勢突出,為廣大企業創新發展、擴大投資布局提供了廣闊舞臺。面對全球集成電路產業變革,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應堅定路徑創新、協同創新信念。他們相信,湖北省、武漢市未來一定會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重要高地。晶盛機電、安集科技、芯擎科技、智現未來等5家企業就自身技術演進路線、市場格局變遷及創新生態構建等核心議題進行了主題推介。
本場對接會設有“企業互動面對面”環節,中科飛測、陛通半導體、凱世通半導體、卓海科技、邑文科技、江城基金與市經信局主要負責人共同探討半導體設備、材料、零部件如何與武漢集成電路產業共發展。
企業家們表示,在當前的國內、國際競爭格局下,一是服務半導體制造廠商核心需求,打造上下游企業相互扶持、同行公平競爭的半導體生態圈。二是探索差異化發展道路,在技術路線、工藝原理、細分領域等方面創新突破。三是建立安全可靠供應鏈體系,夯實行業自主可控根基。市經信局主要負責人分享了三個觀點:第一,一代技術決定一代產品,一代產品決定一代產業。在信息化時代,硅會決定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地位,武漢正在向“含硅量”越來越高的方向轉型。第二,場景定義產品,生態決定產業。武漢擁有廣闊半導體設備、材料、零部件應用場景,武漢要面向全球打造存儲之都。第三,全面擁抱人工智能。武漢是國內人工智能產業最有分量的城市之一,因為武漢的存儲芯片和光芯片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人工智能產業恰恰離不開這兩者。越早投資武漢、布局武漢,就越早融入武漢的產業生態。
本次對接會現場集中簽約重點項目19個,總投資達88.55億元,將為武漢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簽約項目涵蓋EDA、零部件、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測等多個領域,包括廣鋼氣體電子氣體華中區域總部項目、卓瓷科技武漢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武漢市集成電路技術與產業促進中心(ICC)等項目。
當前武漢市正在加快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全球存儲之都、中國傳感器芯片高地、世界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高地。一是實施科技創新攻堅行動。加快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提升創新策源能力,依托市產業創新聯合實驗室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封鎖。二是實施重大項目引領行動。按照國家關于集成電路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要求,做好集成電路晶圓制造、功率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新建項目指導工作,謀劃布局先進存儲、先進封裝、車規級芯片制造、智能傳感器等產業化重大項目落戶。三是實施梯隊企業壯大行動。通過并購重組、輔導上市,支持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推動企業規模邁向百億級,實施半導體企業“種苗”計劃,加強創新發展扶持力度,支持創新平臺、中試平臺、創投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四是實施產業鏈關鍵環節引鳳行動。圍繞龍頭企業配套需求開展靶向招商,招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在存儲芯片、化合物半導體、圖像傳感器等領域,招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100家以上。